我懂2楼的意思,但是个人以为崇祯与袁崇焕都是有要挽救社稷的心思,只不过都是无谓的挣扎。
你想过袁崇焕一个三十几岁中进士四十六岁就死了的南方人为什么说能五年平辽吗,根据现在谷俊山之流的军中大贪腐案来看,一个一身正气满怀热情受皇帝赏识的政坛素人来到东北边军,当地的老兵油子不给你做戏做全套,让新领导觉得明军战斗力不行只是个别高层领导思想道德不行,大多数人还是好的,所以只要最高层领导是个好人主要问题就能解决明军就能横推清军,而不是基层管理基层军事训练和武器更新换代与世界前沿接轨之类的问题。然后五年平辽成了笑话,崇祯也没杀袁崇焕的头,那么从京城到边军的兵油子和官油子不就继续捧着袁大人嘛,直到他被崇祯酷刑弄死,你没发现袁崇焕是一个明末各种问题失败然后被人拱出来的替罪羊吗。
崇祯其实问题才是最大的,个人怀疑他其实知道袁崇焕的改革举措军事抱负会失败,但是失败了要交代的是袁崇焕而不是崇祯。一个在北方没有根基的南方人,35岁才开始在福建当县官38岁就当了东北军区一把手,崇祯不是在冷静的思考问题而是在赌博。
其实崇祯一开始就不该把袁崇焕的书生意气当成救世良药,袁崇焕的确不该杀毛文龙,也不该给可疑的蒙古部落大量粮食,但是袁崇焕不就是个当时三十几岁的政坛素人嘛,这种人很难骗吗,毛文龙在后金打游击被现在的很多人以为能搞垮后金政权,其实在个人看来这只是拖延了后金南下入关的时间,毕竟人家的主力军在正面野战的时候能打垮明军正规军打垮蒙古诸部。
崇祯应该放弃的是用人的理想主义,不要重用极度耿直极度理想主义的忠君爱国读书人,就是拖字诀,毛文龙总有被后金埋伏歼灭的一天,国内的农民起义也早晚会发生,满朝文武就是些贪腐的互相之间盘根错节的人精,明朝就这样了。崇祯该做的是毛文龙一旦不行山海关一旦危险就迁都,管他丢人不丢人先到南京再说。煤山上吊其实就是崇祯作为帝王的荣誉执念,一个理性冷静的人哪能这么搞。
对应到男女关系的话,就是双方都不要把对方强行设定为理想情人和所有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寄托,现实世界没那么完美和顺利,要认清现实实事求是,不然的话就是以互害为结局。